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水分管理:見干見濕,避免積水 幼苗期 / 新植苗:保持土壤濕潤(含水量 60%-70%),高溫時早晚澆水(避免正午澆水燙傷根系),雨季及時挖溝排水(防止爛根,尤其桃樹、櫻花等忌澇品種); 成苗 / 耐旱品種:生長期(春季萌芽 - 秋季落葉)每月澆水 1-2 次,休眠期(冬季)減少澆水(北方可澆 “封凍水”,保護根系越冬)。 施肥:分期施,按需補 生長期(3-9 月):以氮肥為主(如尿素、腐熟的豆餅肥),促進枝葉生長,每月 1 次,薄肥勤施; 花期 / 果期:增施磷鉀肥(如磷酸二氫鉀、過磷酸鈣),促進開花結果,花期前 1 個月施 1 次,果期每 20 天施 1 次; 休眠期(10 - 次年 2 月):施 1 次腐熟有機肥(如雞糞、廄肥),作為 “基肥”,為來年生長儲備養分,避免施速效肥(防止凍害)。 修剪:塑形 + 保健康 新植苗:定植后剪去病蟲枝、細弱枝、過密枝,減少水分蒸發;喬木可截干(保留主干,截去頂部,促進分枝),灌木可疏剪(保持冠形飽滿)。 生長期:及時剪除徒長枝、交叉枝,避免養分浪費;綠籬需定期修剪(每月 1 次),保持整齊造型。 休眠期:對落葉苗木進行 “重剪”,調整樹體結構(如行道樹定干高度、果樹修剪結果枝),同時清除病枝、殘枝,減少病蟲害越冬基數。 病蟲害防治:預防為主,綜合治理 預防:定期清理地塊雜草、落葉(減少病蟲滋生環境);新苗種植前,用多菌靈溶液浸泡根系(消毒,防止根腐病);冬季樹干涂白(生石灰 + 硫磺粉,防凍 + 防蛀干害蟲)。 治理: 病害(如白粉病、根腐病):及時摘除病葉,噴施多菌靈、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; 蟲害(如蚜蟲、紅蜘蛛、天牛):蚜蟲 / 紅蜘蛛用吡蟲啉、阿維菌素噴施;天牛(蛀干)需用毒簽插入蟲孔,或注射敵敵畏乳油。 其他保護措施 北方冬季:對常綠苗木(如油松、冬青)搭建防風障,對幼苗包裹保溫棉(防止凍害); 夏季高溫:對新植苗搭建遮陽網(避免葉片灼傷),定期向枝葉噴水(增濕降溫); 防止人為損傷:行道樹、公園苗木可設置防護欄(避免碰撞),禁止隨意攀折。